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端新能源汽车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端新能源汽车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0-40万预算,买中高端新能源SUV,自主品牌该选谁?
在自主品牌中,新能源汽车车系很多很杂,但是只有比亚迪企业做的比较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30-40万的预算,其中比亚迪的两款车型都值得考虑,它们分别是唐新能源以及宋pro新能源。
唐新能源定义中型SUV,补贴后售价为22.99-35.99万,纯电动版本正常纯电续航约为520km。唐新能源前脸立体的线条造型搭配尺寸硕大的霸气中网设计,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配合两侧犀利的全LED大灯,整个外观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且内饰空间相当充裕。它的能源类型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快充约为1.4小时,而且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3秒,不是一般车可以做到的,再加上比亚迪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在电池质保方面还是不用担心的。
宋pro新能源比唐新能源要稍微小一点,它定义为紧凑型SUV,补贴后售价为16.98-21.98万,纯电动版本续航里程达到了405-502km。宋pro新能源外观也***用了龙元素,并且配置LED灯源,整体造型更加精致。它的能源类型也是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快充约为1个小时,最大马力输出达到184匹,作为正常家用也是很适合的。
总的来说,唐新能源和宋pro新能源,两者都为比亚迪平台打造,都是有技术支持,在电动汽车领域算是很成熟的了,两者之间我建议选择唐DM,它带来的驾驶体验和乘坐乐趣是很不错的,而且空间也大,充电也方便很适合家用。
比亚迪将进军高端市场,售价50-80万,是膨胀还是真有实力?
说膨胀应该差不多吧。不客气的说,中国的所谓新能源汽车并不成熟,甚至说是个忽悠不为过。客观的讲只能在平原地区或者是200公里范围使用。比亚迪做电动公交车是极正确的。但做电车,就有局限性了。南方要开空调,北方要制暖。所以只能在市区跑跑。别忘了,中国还有那么多的山区、盆地和高原。他们会买吗?显然很不现实。同样,油车,你更没有任何优势,全世界大高个多着呢,能踩死你的多的是。所以比亚迪千万不能膨胀。中国汽车市场是残酷的,要不然死的绝对很难看。
唐也确实是好车,可是惨淡的销量,估计还是价格原因。很多人就是看绝对价格和牌子,觉得不划算,连比较都不比较,就拍***走了。
所以,这次出的必定是好好多好多的了,就怕又是叫好不叫座…
比亚迪还是得多在品牌形象,售后服务多下功夫。
了解比亚迪的看到这个提问都会会心一笑:比亚迪终于不再留情面痛下杀手。若说比亚迪有什么底气这么说,还得从比亚迪创业之初说起,比亚迪从95年成立之初是从事电池产业,从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作坊发展到世界第二大充电电池厂商只用了五年时间,到了2001年电池发展遇到瓶颈,比亚迪就开始考虑用擅长的电池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那时候哪个汽车厂商想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就算有人想过也觉得你肯定病得不轻。
比亚迪在2003年一个合适的机会收购了频临倒闭的西安的秦川汽车终于获得生产汽车的资质,当初因为这个收购这秦川汽车大部分股东反对并大量减持抛售比亚迪股票狂跌,但比亚迪老板王传福依旧不改初衷开始了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刀阔斧的推进,如果说造燃油车比亚迪知道了如何造好一台汽车打下造车基本功,那么造新能源车比亚迪就是在汽车领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嗅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终于迎来翻身的机会,在06年就在北京车展出第一款量产纯电动f3,众多汽车媒体和其他汽车厂商像看一个怪物一样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接着08年又推出世界第一款量产插电混动f3dm,其混动构架就是今天dmi混动的前身,但由于当初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非常落后研发能力也非常薄弱,配套产业链也没有形成,导致成本高昂几乎是当初三台f3的价格,最终只卖了5000台停产了
但比亚迪依然没有放弃,用燃油车销售利润大量反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要知道那时候没有任何国家补贴政策,动力电池成本高昂,是目前电池成本近十倍!卖一台赔一台越卖越赔但比亚迪依然在坚持,终于在2012年迎来了国家全国性新能源补贴,都说早起的鸟有虫吃,那那时候是比亚迪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支独秀,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连续六年获得新能源汽车销量世界第一,从而也获得了大量补贴也为研发能力注入大量血液,也因补贴太过诱人让其他车企开始眼红于是管它阿猫阿狗都想来分一杯羹,管它造出什么烂车,还是左手倒右手只要能骗到补贴就是英雄,以至于很多吃瓜群众不管你是不是有真金白银的技术只要拿补贴那就是骗补贴,比亚迪成了众多喷子口中最大的骗补车企。好在国家相关部门也不是吃干饭的,补贴政策越来越完善,补贴越来越难拿。
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终于在比亚迪的推动下越来越大,未来钱景越来越清晰,开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用互联网独有的思维加入到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产业链也越来越完善,只要砸钱所有相关电动车配件都可以买买买,然后堆砌各种豪华材料,一个个高端新能源车就诞生了,公司甚至从成立到量产俩年就可以上市销售,经过互联网思维的营销,蔚来,小鹏,理想等虽然都不便宜但都能有一个非常夸张的销量,包括美国的特斯拉更是如此。但不要忘了汽车是啥?是一个上万个零部集成现代工业产业链下才能完成的大宗商品,是一个经过长期市场检验和长期研发投入才能成熟完善的大宗商品,比亚迪从第一台秦参加汽车拉力赛就经过了八年的锤炼和100万台保有量的市场检验,现在有第二款新能源汽车敢到环塔汽车拉力赛跑上一年试试吗?比亚迪的研发专利数据截止2020年底是第二到第二十名的总和还多!
厚积薄发的比亚迪使汉上市即热销,也使比亚迪成为突破20-30万销量第一的国产车企,汉得热销不是偶然,以下汉的技术参数在同价位下所以车型绝无仅有,懂的自然懂,即使和同级别价格却高了一倍特斯拉s,蔚来等也有过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汉即使很优秀还是很多吃瓜群众只相信自己眼睛不看结果,又是吐槽什么筷子悬架,三连杆,又是什么热成钢防撞梁太薄等等,虽然材料强度没有任何问题,但确实有成本方面考虑而没有配备看起来更豪华的什么双叉臂,五连杆,铝合金车架,空气悬架等等,比亚迪也该是时候推出更高端的车型了,只要成本不是问题,你想要的豪华配置一样都不少,以比亚迪技术储备以及还没有亮相的各种黑科技足够支撑起50-80万的高端车型,当然了营销也得非常重要,独立品牌,独立销售体系是必须的,比亚迪这三个字在吃瓜群众里根深蒂固无论怎样折腾都很难有太高的品牌溢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端新能源汽车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端新能源汽车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